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
2020-12-10
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Institute of Digital Finance, Peking University)于 2015 年 10 月经北京大学校长办公会批准成立,致力于开展数字金融领域的学术、政策、行业研究。目前中心拥有 30 余位全职、兼职研究人员。
自成立以来,中心已经取得了不少学术成果。研究品牌包括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系列指数、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新金融书系和北大数字金融讲坛。 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系列指数由中心研究人员独立或联合开发并作为学术公共产品向社会发布,包括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北京大学金融科技情绪指数和北京大学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指数等。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新金融书系是中心打造的兼具理论、实践、政策价值的学术产品,目前已经出版了《数字普惠金融的中国实践》、《金融科技的中国时代:数字金融 12 讲》、《蚂蚁金服:从支付宝到新金融生态圈》、《科技赋能:中国数字金融的商业实践》、《数字金融的力量:为实体经济赋能》等著作。北大数字金融讲坛是一个不定期的学术交流平台,邀请权威学者、官员和业界高管分享分享有关数字金融的最新动态与真知灼见。
中心还开展了一系列的课题研究,包括数字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数字技术推动普惠金融实践、个人征信体系建设、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转型策略、个体网络借贷平台的风险、大数据金融等。中心每年联合经济学和金融学权威期刊举办学术年会,增进数字金融领域内的学术交流,2016 年至 2020 年中心分别与《China Economic Journal》、《经济学(季刊)》、《金融研究》、《China & World Economy》以及《管理世界》合作并出版了数字金融研究专辑。
中心定期举办学术与政策研讨会,为学界、商界、政府决策部门提供交流平台 , 研讨数字金融领域的最新进展。中心每年都在北京大学开设数字金融讲座课,讲授数字金融的前沿问题。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心和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推出“北大数字金融系列公开课”,从数字普惠金融革命、移动支付、网络借贷、智能财富管理、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和央行数字货币等 8 个角度全面介绍中国数字金融的发展、特色、创新和挑战。本次数字金融公开课得到北京大学在央视频、B 站、抖音、快手等平台官方账号的直播,各个媒体平台也积极参与,向更多公众同步直播。
作为重要的智库机构,中心研究人员以大量企业调研数据为基础,在数字金融创新与系统性风险、网络借贷平台监管、监管沙盒机制设计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等领域积极建言献策,多项成果得到了决策层领导的关注和批示。2018 年,中心联合 23 家中国高校院系和科研机构共同发起中国数字金融研究联盟,旨在加强中国学术界关于数字金融 / 金融科技 / 互联网金融 / 金融大数据分析等领域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交流合作。2019 年,中心联合其他四家机构联合创建“数字金融开放研究尖峰计划“,旨在提高中国数字金融学术研究水平,增强中国参与全球数字金融治理的话语权。
此外,中心还积极推进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国际清算银行 (BIS) 和布鲁金斯学会 (Brookings) 都分别组建了联合课题组就中国数字金融问题展开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