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学术讲座第一讲】戚树森:数字金融助力灾后重建

2020-05-24

5月14日晚8点,北大数字金融线上学术讲座第一讲准时上线。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黄卓主持讲座,北大数字金融中心特约研究员、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助理教授戚树森主讲《数字金融助力灾后重建》,北大数字金融中心特约研究员、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助理教授纪洋点评论文。

自然灾害和灾后重建

戚树森指出,我国32个省区市均不同程度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海洋等灾害的高风险区。21世纪以来,我国平均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因自然灾害每年大约有3亿人次受灾。自然灾害如此频发、带来的损失如此巨大,如何有效开展灾后重建工作以尽量减小受灾地的灾害损失、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成为各国共同面临的难题。而灾后重建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性工程,充足的资金是其重要的物质基础,因此,金融机构在支持灾后重建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银行信贷和网络信贷

众所周知,银行一直以来在资金供给中处于主导和垄断地位。许多企业和个人缺乏有效的融资替代渠道,在资金获取方面主要依赖银行提供的信贷。银行的目标客户群体往往服从于鲜明的二八定律,即主要服务于20%的高净值客户而忽略了80%的长尾市场需求,从而直接导致了很多小微企业和低收入人群的资金需求遭遇排斥。灾害发生后,受灾影响最为严重的往往正是小微企业和低收入人群等长尾客户。受风控模型的约束,银行可能无法精准的为灾后重建提供所需的资金支持。另外,银行信贷的申请流程复杂、审批周期长,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束缚,可能无法及时满足受灾群体在灾后迅速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的需求。 

最近十多年来,网络信贷依托金融科技,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飞速发展历程。戚树森认为网络信贷的出现和发展为灾后重建提供了一个不同于银行信贷的全新选择。利用云计算、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新兴信息技术,网络信贷可以充分发挥长尾效应的优势,链接数以亿计的企业与个人,以社交网络和行为特征等数据替代抵押资产,进行信用风险评估,从而显著降低金融交易成本、信息处理成本、风险控制成本等银行必须面对的问题。另外,借助于金融科技的发展,网络信贷可以有效的突破信贷发放中的时空束缚不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开设营业网点,顾客不用在网点排队等候,避免浪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使用户体验更加人性化,业务处理也更加快捷。

研究问题和数据来源

灾后网络信贷平台与银行如何为受灾地区提供资金支持?网络信贷平台与银行在灾后重建中所起的作用是替代性的还是互补性的?戚树森研究团队以美国地震为例,试图回答以上两个问题。

地震数据来自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覆盖美国2007年到2017年间发生的全部80次震级5级以上地震。为了准确的衡量地震后不同地区的受灾程度,使用美国地质调查局发布的地震感知收集系统(Did You Feel It, or DYFI)。该系统通过收集互联网用户的问卷调查数据(包括地震时的状态、对震动的描述、地震的影响、建筑物的受损情况),从而估算出各地域的地震烈度信息,并自动生成整场地震的烈度图,以快速估计出对应地区的震害程度。

网络信贷数据来自美国最大的网络信贷平台Lending Club,Lending Club的网络信贷数据包括被批准的贷款和被拒绝的贷款两类。对于每一笔信贷,数据详细记录了其发生时间、金额、利率等信息,并同时记录了借款人的基本特征信息,包括地址、收入、信用评分、借款记录、违约信息等。银行数据来自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oration, or FDIC),其中银行的分支机构信息和信贷数据来自Call Report,存款信息来自Summary of Deposit。

研究发现

根据每次地震发生前后6个月内数据的回归分析,戚树森研究团队发现,网络信贷平台和银行在灾后重建中发挥的功能完全不同,互相补充。地震发生后,受灾群众会从银行提取存款,来满足灾后突然增加的资金需求。地震烈度每增加I度,受灾群众提取的银行存款会增加2%。然而短期内,受灾群众无法从银行获得信贷资金的支持。地震发生后,网络信贷在不改变信贷审核标准的前提下,能够有效的为受灾群众提供信贷资金的支持。地震烈度每增加I度,受灾群众对网络信贷的需求和网络信贷的供给都会增加3-5%。

同为灾区,在银行网络更加完善的地区,受灾群众灾后对网络信贷的需求相对较低。而在银行较少覆盖的区域,受灾群众将更多地依赖网络信贷来满足其灾后重建的资金需求。对于地震烈度为II度的地区来说,如果每千人银行分支机构的数量减少1家,灾后当地受灾群众对网络信贷的需求会增加3-7%,而且这一数字会随着地震烈度的提高而进一步增加。

结论和政策建议

戚树森认为,在灾后重建中,数字金融可以发挥显著的作用,依托于金融科技的网络信贷平台和传统的商业银行所发挥的功能十分不同,互相补充。地震发生后,受灾群众能够从银行提取存款以满足增加的资金需求,但银行短期内对于受灾群众的信贷供给能力十分有限。相比之下,网络信贷可以在不改变信贷审核标准的情况下,为受灾群众提供快捷的信贷资金支持。

面对自然灾害,银行存款可以解决一部分受灾群众的资金需求。但就海量、高频、小额且需求急迫的灾后小额信贷而言,银行可能会力不从心。与银行不同,网络信贷处理和承销程序的自动化使网络信贷能够突破时空束缚,快捷的为受灾群众提供及时的信贷供应。因此,在灾后重建中,应鼓励两类金融机构并肩发展,互相补位,更好地帮助受灾群众尽量减小灾害损失、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北大数字金融中心特约研究员、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助理教授纪洋进行点评。纪洋认为,戚树森团队的研究成果突显了数字金融相对传统金融更精准、更及时的比较优势,特别是对于当前的疫情应对具有重要意义。灾后社会秩序有待重建,居民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疫情中的社会隔离也导致社会信任有所下降。数字金融在解决信任问题上有一定优势,也有研究表明,在社会信任较低的地区,数字金融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纪洋建议,灾后居民负担市场化借贷方式的能力以及灾后重建中网络信贷的长期效果可以作为论文进一步探讨的方向。

在互动环节,戚树森回答了参会听众的提问。

(整理自戚树森公开课)

观看回放请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或关注北大数字金融研究中心B站账号:北大数字金融研究中心 https://space.bilibili.com/522343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