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春深剖银行数字化转型:对公业务面临五方面新问题

2021-04-04

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作者刘晓春

“银行数字化转型,一定是数字化技术围绕着业务进行的,只有深刻地理解新形势下银行业务的发展趋势,才能实现有效的数字化转型。

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学术顾问、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晓春近日撰文,通过剖析新形势下银行对公业务的五方面新问题,对如何实现有效的银行数字化转型做出解读。

第一,现在企业集团的形态复杂多变,原有的风险评估方式或模型已经不适应新的情况。

第二,一些新兴行业和产业,比如动漫产业、文化传播产业、康养产业、科创产业等,其投入产出的规律不同于传统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银行一要寻找针对这类新兴行业和产业的新的风险评估方式,二要创新服务模式。这两方面的创新,都需要借助数字科技的作用。

第三,新商业模式和新上下游关系,是各种共生共存共发展的场景关系,既对风险评估带来挑战,也给业务创新提供机会。

第四,金融生态变化,一方面对银行形成竞争的压力,另一方面带来评估企业资产负债风险的难度。

第五,绿色经济发展提出了信贷风险新课题。第一方面是关于绿色产业、绿色行业的风险;第二方面是传统企业、行业的绿色改造和升级;第三方面是对银行自身存量客户和资产的绿色风险进行评估和制定风险控制策略,这方面要防止一刀切退出的粗暴方式,需要研究国家相关政策出台的节奏,对企业进行分类。

数字化转型之对公业务新课题

数字化转型的目的是更好地提供银行服务和更有效地创新银行业务,不是为数字化而数字化,更不是技术创新。

所以,银行数字化转型,一定是数字化技术围绕着业务进行的,只有深刻地理解新形势下银行业务的发展趋势,才能实现有效的数字化转型。

同样是提供汇兑和存贷款服务,早期中国的银行替代票号和钱庄,依靠的不仅仅是技术,更没有进行直接的竞争,关键是银行在业务模式上进行了创新。

银行首先是突破了客户的局限。票号主要是办理汇款业务,为政府与富人服务,基本不面向一般民众;钱庄办理存款贷款和兑换,严格以富人和官员为服务对象,可以说是熟人业务,办业务只认人,不管资金用途;银行把业务扩展到一般百姓和工商企业。

其次是创新业务模式。银行吸收存款,个人一元就可以开户,并且广泛吸收普通人的储蓄存款。普遍开办抵押贷款,对企业生产经营进行风险评估。

最后,银行集票号与钱庄功能于一身。银行这样的创新,不仅给自身创造了发展的机会,更是改变了借贷的社会经济功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上,借贷的功能主要是调剂资金上的临时余缺,最多是商人出门做生意借钱。银行这样的创新,在突破熟人社会局限的同时,也让社会扩大再生产突破了积累的局限,加快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以后股权融资的产生,更是加快了投资的发展。

当时的科学技术、电报电话,也可以说是金融科技,票号、钱庄并不是没有能力应用。就人才而言,各家银行除了行长大多数是海归,许多人才都是从钱庄挖来的。

关键是,票号和钱庄,包括当时在华的外资银行,都没有关注现代科学技术冲击下中国新兴的现代工商企业和城市居民,也没有去研究相应的业务模式和风险控制模式,而当时新兴的华资银行做到了。票号、钱庄,很快就因为它们所服务的对象和业务被历史的洪流所淹没而衰落以至于彻底消失。

由此可见,银行并不是因为叫“银行(BANK)”才迭代票号和钱庄的,而是因为创新服务模式、服务代表未来经济发展方向的客户而发展壮大的。

我国第三方支付的蓬勃兴起,并不是因为有关公司有技术,而是因为它们发现了在互联网技术条件下,网上交易的支付需求。当时银行也关注到了这个需求趋势,并且有技术能力满足这样的需求,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去实施。

第三方支付的基本原理,就是第三方支付公司用它在银行的公司账户为用户建立了一套子账户系统,应用这个子账户系统为用户之间的支付进行记账结算。操作这个系统,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也可以利用电报、电传、电话技术,甚至邮寄信件、票据传递。在网上交易的场景中,利用数字技术当然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客户体验是产品创新的最后环节,或者说是产品的外包装。没有内容的创新,外包装终究只是花拳绣腿。近年来金融科技领域的许多伪创新,就是因为只有花拳绣腿,高光一时即黯然失色。新常态下,银行数字化转型,必须直面银行业务的新问题,通过解决新问题最终提供良好的客户体验。

当前银行数字化转型中面临的业务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面向客户端的问题,二是银行自身经营管理的问题。

关于银行数字化转型中客户端的问题,这些年在个人业务和小微企业业务方面有了比较多的探索,不能说非常成功,但成效是显著的。但近年来在支持实体经济方面,银行依然感到困难重重,原因是银行面临的经济环境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和新的问题,银行旧有的业务模式,特别是风险管理模式不适应这些新变化和新问题。新问题意味着未来的方向,数字化转型只有解决面向未来的问题,才可能实现成功的数字化转型。

银行客户端的业务问题,本质上是风险识别与管理。本文着重分析银行在对公业务中遇到的新问题,这应该是银行数字化转型的问题导向的一个重要导向。

第一,对于企业形态的变化,传统风险评估方式已经不能适应。

银行对企业的信贷风险评估模式,是建立在单个生产企业基础上的,随着企业形态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因为企业发展成了集团,所以现在有了集团授信。但风险评估的基础还是单个企业,把集团企业看作是一个同质的整体。现在企业集团的形态复杂多变,原有的风险评估方式或模型已经不适应新的情况。

现在许多企业集团的组成,集团下有分公司、子公司;有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有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参股公司和合作公司等。传统的集团企业,往往从上到下的子公司、孙公司等,都是全资的,可以说就是一家人。在风险评估中,完全可以把它看作是一个整体。但现在的企业集团,一方面必须把它看作是一个整体,但另一方面又不能完全把它看作一个整体,即不能把个体单纯看作是整体的一部分。

在这种情况下,单纯依据集团企业的财务数据确定一个集团授信额度,再将这额度简单分解给下属分公司、子公司,显然是太粗放了。

如何评估一个企业集团整体的风险?需要哪些数据?如何获得这些数据?如何确立这些数据间的关系?

一个集团中,有些子公司、分公司,在业务上与集团具有强关联性,它们的风险也与整个集团具有强关联性;有些子公司的业务与集团整体经营关联性比较弱,甚至没有什么关联性,子公司出风险,不一定会对集团产生影响。反过来,因为是强关联性,集团或集团其他成员经营出风险,必然会影响到子公司的经营;如果是弱关联性,甚至无关联性,则集团或其他集团成员经营出现风险,不一定会对这个子公司的经营产生影响。

关于这些情况,不同的企业集团有不同的表现,可能没有统一的标准,但需要找到一些基本规律。在这个基础上,应用适当的数字科技收集数据,建立针对不同企业集团的风险分析模型。在分析整个集团风险的同时,又能分析每一个集团成员企业的不同风险。

现代企业集团,不仅组成结构复杂,而且地域分布广泛,不少是全球布局。不同区域的文化环境、法律环境不同,企业经营的风险也不仅仅是财务报表所能反映的。这也需要广泛的数据收集和治理,以分析跨区域的各类风险。

企业集团是在动态变化中的。企业并购市场的出现,使得一个企业集团的发展不再是自我生长式的扩大,而是可以在自我生长的同时通过并购来迅速扩大发展。有并购,也就有出售,这就带来了企业集团边界的不稳定性。

曾经遇到一个基层行朋友谈他当时的烦恼:他们行有一个非常好的长期客户,是一家集团的子公司,业务稳定,信贷额度及对行里的贡献度都占了比较大的比重。最近这个子公司被出售给了另一家集团企业,但总行对这家集团企业没有集团授信,这意味着必须收回这个子公司的贷款,待总行对这家集团企业进行集团授信后,再评估对这个子公司的授信。实际上,这个子公司当时除了股东变了,其他经营管理等都没有变。

这个案例反映出目前银行集团企业风险管理中还没有考虑的几个问题:

(1)对集团边界变动的风险管理。授信合同中应该如何约束企业如此重大的变化;银行是否应该参与到收购与出售的谈判中;如何安排收购与出售过程中相关授信敞口的过渡安排,以确保授信敞口的安全等。

(2)对收购与出售本身的风险评估和管理。以前有少量的并购贷款,一般评估的是被并购项目或子公司的投入产出,以及并购后对收购集团企业的协同效应,总体上还是非常粗线条的,没有比较成熟的模型。但对出售项目或子公司的集团企业,却没有风险评估的概念。

一个集团企业出售某个项目或子公司,其目的何在?会对集团本级带来什么影响?被出售的子公司在整个集团产业布局中处于什么地位?会对集团其他成员的经营带来什么风险?如何因此调整对该集团企业的风险策略?

(3)对并购标的项目或子公司本身由于并购而可能产生风险的管理。对于被并购的项目或子公司来说,虽然项目还是这个项目,子公司还是这个子公司,但新股东对它的策略与原股东肯定是有所不同的,它在新的集团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与在原集团中的不同,更何况新股东一般还会调整它的经营班子。那么银行对于这个子公司的风险策略当然也需要及时进行调整。

以上这三方面的风险管理,都需要收集不同于以往风险评估的数据和信息,需要不同于一般情况下的授信风险管理模型。

关于集团动态边界,还有一个更复杂的情况,就是通过并购或股权交易,子公司股权结构变化所带来的风险。这需要更多的信息和数据,要建立更加复杂的分析模型。

第二,一些新兴行业和产业,其投入产出的规律不同于传统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

随着包括数字科技在内的新兴科技的发展,涌现了许多新兴行业和产业,这些行业或产业的投入产出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目前银行还在探索这些规律。比如动漫产业、文化传播产业、康养产业、科创产业等。

以动漫为例,在投入的时候,无法预测某一部动漫的票房价值。我们不知道在成功的《喜羊羊》背后有多少不成功的动漫作品,而成功的《喜羊羊》在成功之前,也没人能想到这是一部爆款动漫。

动漫的单个作品如此,对一个动漫企业同样无法用传统的方法评估它的风险。其管理团队的管理能力,并不能保证他们所有作品的平均市场成功率;同样,其主创人员的创作水平并不等于他们作品的市场前景。

以科创产业为例。科创产业虽然大多数也是生产商品,也是生产型企业,但与传统生产型企业最大的不同是,它从技术到设计到生产到市场,都是新的,甚至都还只是概念和故事。

传统生产型企业虽然也有新科技新产品,一般研发和生产经营是分开的,研发的技术和产品只有到了相当成熟的程度,并且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和评估,才会正式进入生产领域。这个时候,银行对企业新投入的风险评估也有了基本的依据。

现在的科创企业,往往只有一个技术概念,或一项科研中的技术,今后的应用领域还在想象阶段。对于银行来说,没有任何可以进行投入产出可行性研究的依据。尽管许多银行推出各种抵押担保方式对这些企业给予积极支持,但终究对项目本身或者说第一还款来源没有把握。

这类企业还有一个特点,管理团队大多数缺乏经营管理能力。这也是银行希望服务这类企业中非常困惑的一个方面。

银行支持企业,是用客户的存款发放贷款,首先要保证的是客户存款资金的安全,所以收回贷款本息是第一要义。同时,银行也很清楚,这些新兴行业和产业,是经济未来的方向,银行必须积极为它们提供有效的服务,才会有银行自身的未来。这需要从两个方向来考虑。

一是,寻找针对这类新兴行业和产业的新的风险评估方式,发现能确认其第一还款来源的强相关数据和信息,探索这类企业成功与失败的规律,从而形成相应的风险评估模型。

二是,创新服务模式。也许,大多数新兴行业和产业在初创时期确实不适合用信贷方式进行支持,银行是否可以探索一条既不同于信贷,也不同于投行的服务模式呢?在可见的将来,我国依然是一个以银行为主体的金融体系,那么,支持和服务代表着未来经济方向的新兴行业和产业,就不能没有银行的力量。所以,银行应该大胆创新金融服务模式。

银行这两方面的创新,都需要借助于数字科技的作用。

第三,新商业模式和新上下游关系,既对风险评估带来挑战,也给业务创新提供机会。

以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数字科技发展迅速,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新商业模式,改变了传统的上下游关系。

传统的企业上下游关系,基本上是一种买卖关系,银行服务企业、对企业进行风险评估,基本上就是服务单个企业本身,风险评估也是评估贷款企业本身的风险,不需要考虑上下游企业的情况。

也可以说,银行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服务是割裂的。新商业模式下形成的新型上下游关系,是各种共生共存共发展的场景关系,对银行的服务和风险评估带来了全新的课题。

随着万物互联、人工智能、虚拟经济的发展,经济活动将更多的以平台为中心展开,更可能会有相当部分的经济活动在纯粹的虚拟现实中运行。这些场景,又会产生什么样的新商业模式,会有什么样的金融需求,银行如何进入这样的场景提供服务?这是银行未来的机会。只要是经济活动,就会有经营风险、交易风险和市场风险,银行需要去认识这些风险,并在认识这些风险的基础上创新服务模式和产品模式。

在万物互联条件下的数字经济,各类数据的产生与获取会更加容易和丰富,银行需要识别与风险有高相关度的数据,并且在高相关度的数据中识别与风险有因果关系的数据。

一般来说,数据具有评价、标签、说明功能,不具备信用属性。只有当数据或数字资产实现证券化,具有法律意义上的权属和流通市场的前提下,数据才会有信用属性,对借款人还款具有强约束力。这是银行在数字化转型中提供数字化金融服务的基本原则。

在运用金融技术对数据进行金融化改造、赋予数据信用属性的同时,银行要为平台经济、供应链经济创造融资+支付的高效服务模式,在这样的模式下,并不是机械地、平行地为平台或供应链上的企业同时提供融资,而是根据物流、数据流和资金流的运行状态,在支付结算的同时提供融资,以期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的周转速度,降低整个平台或供应链的整体融资量和融资成本。

必须看到,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不是靠银行降低贷款利率能解决的,贷款利率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和借款人的风险评级决定的,不是数字技术和银行自身能决定的。只有通过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来降低借款人的融资量才是降低融资成本、改善企业资产负债表的有效途径。这是银行在数字化转型中提供数字化金融服务的基本要义。

平台经济同时也是零售金融和公司金融的交互平台,这也是银行在数字化转型中需要着力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在这方面的创新,反过来对目前已经在数字化技术应用方面有较大进展的个人金融业务、小微企业金融业务会有更大的促进作用。

关于在数字经济条件下提供数字金融服务,还有一个需要探索的重大课题,就是在一个平台上、一个供应链上或一个集群中,多家银行如何共同合作提供服务。可以想象,今后各种各类的数字化平台,大多数不可能只由一家银行为平台上的所有参与者提供服务。在平台上,各家银行在竞争的同时,如何在资金流、物流、数据流的各个环节有效配合,是关系到整个平台运行效率的重要保障。

第四,金融生态变化,一方面对银行形成竞争的压力,另一方面带来评估企业资产负债风险的难度。

我国多层次金融的发展,企业融资渠道越来越丰富多样。就宏观市场占比而言,当然是对商业银行的信贷市场形成了挤压。

但就业务总量和市场机会而言,则银行业务创新的空间更多,发展余地更大——

首先是社会经济总量在增长,银行的信贷总量也是相应增长的。其次,商业银行除了信贷投资以外,也有了其他资产的投资机会。再次,因应多层次金融市场的需求,各类衍生品等金融市场业务空间巨大。最后,商业银行增加了服务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机会。

企业有了更多的融资渠道,一定层度上减轻了银行信贷的压力,但也增加了银行评估企业经营风险的难度。

在只有银行单一融资渠道的时候,企业的负债主要就是银行贷款、应付款和预收款三大项。银行评估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非常简单,主要就是分析报表。后来银行多了,竞争激烈,就要适当分析企业多头借贷的错配风险。对许多民营企业还要调查它的民间借贷风险。再扩大一些,还要评估企业或有负债的风险,比如:信用证、保函、为其他企业和个人提供的担保等。

在多种融资渠道的情况下,企业的负债除了上述负债外,还有债券、信托贷款、资产证券化融资、各类信托计划形成的负债等。不同的负债,不仅有不同的期限,与资产形成了错综复杂的错配结构,而且各自有不同的债权债务规则和风险规律,形成了负债结构的风险错配。

以债券为例。同样是债务,债券与贷款的规律和风险是不同的。债券是直接融资,从发行开始,就是在全市场信息透明的;贷款是企业与贷款银行之间的协议。债券是可流通的,发行上市以后,持有人是在变化中的;贷款的债权人一般情况下是固定的,即使有债权转让,债权人也是明确的。贷款利率始终按照贷款协议执行;债券利率虽然按发行协议执行,但债券在流通中的价格是随行就市的,收益率就会随之发生变化。债券价格的变动,虽然对发行企业本身的财务没有影响,但会即时影响企业的声誉和再融资能力,给企业的经营带来实质性影响。当债务到期还款有困难,贷款的话,企业可以和贷款银行进行私下协商;但债券的话,无论是不是找到所有债权人进行协商,企业等于已经向市场宣布违约了。

股权融资,无论是上市前的各类股权融资还是上市公开发行,都有不同的规律和风险,都会对企业的经营产生严重影响。股价的变动、估值的变动,有时是市场对企业经营变化的反应,有时则纯粹是对市场流动性、市场利率等市场风险变化的反应,但一个企业股价和估值的变化,都会对企业的经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股权虽然不是债务,投资人获得的是投资回报,但对于投资人来说,是保证本金前提下的利益最大化,分红是收入,股权的溢价也是收入,根本上来说是希望连本带利收回来。所以,说穿了,对于融资人来说,依然是债,是需要通过经营来提供回报的。也正因此,一些上市公司为了维持股价,在勉力经营的同时,还要腾出精力和资源做市值管理,有些还因此负债累累。

银行原有的对企业资产负债风险的评估,主要是依据财务报表,涉及一些总量指标,比如:资产负债率、流动比、速动比,还有库存、应收款占比等。以上这些涉及各个资产和负债品种的风险,银行传统的风险管理模型中是没有的。现在各家银行都会关注这些情况,但没有成熟的、规范的方法,也是一个新课题,需要深入研究。

比如,在负债中,各类负债是否需要有一个合理的比例结构?各类负债与资产如何匹配才是相对安全的?企业发行的不同评级的债券对企业经营及再融资的影响等。这方面,跟踪数据、收集数据、分析模型等可以说付诸阙如,各类金融科技是有大展身手的天地的。

第五,绿色经济发展提出的信贷风险新课题。

绿色经济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也是今后国际经济竞争的重要领域。中国提出了“30·60目标”目标,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银行在其中会有很多创新和发展机会。

关于绿色金融,可能更多的是从道义、社会责任角度研究银行如何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绿色经济和绿色产业。我认为,发展绿色金融虽然是银行的责任,但更是银行必须去开拓的未来市场。绿色经济和数字经济一样,都是未来经济的方向,银行只有服务未来经济,才会有自己的未来。

银行要支持和服务,首先依然是要研究服务对象、支持对象的风险。关于绿色经济的风险,有三大方面。

第一方面是关于绿色产业、绿色行业的风险。银行要支持发展新兴的绿色产业、绿色行业,首先就是要认识这些产业、行业的风险,包括技术、成本、安全、市场、经营管理等等风险。有些风险依然可以应用传统的风险评估模型,有些可能需要新的评估数据和模型。有些更需要在认识风险的基础上创新服务模式。

比如碳交易,银行可以提供哪些产品和服务,如何提供产品和服务,都是需要认真研究的。目前发行绿色债券、基金等,都还只是初级的,还只是处在确认绿色产业、绿色项目阶段,对这些产业、项目风险的识别还是不充分的,还没有成熟的风险管理手段。

第二方面是传统企业、行业的绿色改造和升级。形式上,这与传统的技术改造相类似,但实质是有很大区别的。技术改造,是通过引进成熟的新技术,达到这样一些目的:提高产量、提高效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创新产品、完善生产环节或产业链等。可以说,经济目标很明确,投入产出的逻辑也很清晰。但绿色改造与升级则大不相同,在一定阶段,可能只有投入,或产出不能通过投入直接测算。所以,对这样的企业与项目,风险评估和管理的逻辑就需要改变。

第三方面是对银行自身存量客户和资产的绿色风险进行评估和制定风险控制策略。“30·60”目标的实现,是一个过程,但不会是一个匀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难免有一些企业被无情淘汰,从而形成银行的不良资产。银行在支持新兴的绿色产业、绿色项绿色改造的同时,需要对现有的存量客户和资产进行动态、全面的绿色风险评估。

这方面要防止一刀切退出的粗暴方式,因为这不仅会给企业和社会造成风险,也会给银行自身造成不必要的风险。需要研究国家相关政策出台的节奏,对企业进行分类。

比如,可以分为近期可能触发绿色风险、中期可能触发绿色风险和远期可能触发绿色风险三大类,分别制定不同的风险管理策略。哪些企业可以在近期支持其进行绿色改造和升级,哪些企业需要及时退出;中期可能触发绿色风险的企业,要督促企业有计划地进行绿色改造和升级,并持续地加以监督。对于没有能力或没有必要进行绿色改造的企业,就要制定退出策略。

这个工作同样不是传统的风险管理方式能解决的,同样需要新的数据和新的分析逻辑和框架。有效而及时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在这方面固然重要,能不能通过技术手段,比如智能合约等,对企业的绿色改造和升级等形成强制性的约束,则对绿色经济和绿色金融都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最后再做几点归纳:

银行数字化转型是为了解决金融问题,不是仅仅为了应用某些技术。需要什么技术,是由被解决的金融问题所决定的。数字技术应用得恰当,可以更好地解决金融问题。这是银行数字化转型的要义。

金融创新、银行数字化转型,需要三项技术共同发力:金融技术、制度技术和科技技术(数字技术)。金融技术是前提和基础,制度技术是规范和保证,数字技术是催化剂。

银行数字化转型需要研究各类数据在不同情境下与风险的相关性与约束力。银行信贷要解决三个问题:合适的信贷额度;借款人的还款能力;约束借款人还款的要素。借款人以前有良好的信用记录,不等于一定会归还这一笔贷款,必须有对借款人具有强约束力的要素迫使其必须还款。数据画像本身不具有这样的强约束力,传统的担保、抵押具有这样的强约束力。

因此,同样的数据对于不同的客户具有不同的效用(个人、小微企业、大型企业等);同样的数据在不同的环境下也具有不同的效用(线上、线下;闭环、非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