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建华:中国金融电子化的光速30年

2017-05-31

编者按:

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学术顾问、上海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会长万建华可谓是金融界的一位传奇人物。他曾经担任过中国人民银行资金管理司处长、招商银行总行常务副行长,同时兼任招商证券董事长、长城证券董事长,筹建银联后担任中国银联首任董事长、总裁,后又调任上海国际集团总裁,国泰君安证券董事长。现任“证券版银联”证通公司董事长。2001年,凭着“直觉”,万建华接受了组建“中国银联”的邀请。银联从筹备到正式挂牌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其后便以极快的速度与各地商业银行一起,推进银行卡联网通用,扩大银行卡受理市场。近日,万建华在接受《管理视野》杂志采访时谈及其组建银联的经历,并分享了自己对金融科技未来的预测。

 

电子金融生态蓝图已成

 

电子化让全国金融系统形成一张层次分明、秩序清晰的电子生命网络。一方面,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成形。自我国全面实现金融电子化以来,中央银行和各级金融机构花费巨大人力、财力分头建设不同层级的计算机系统和通信网络。其中,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牵头投资建立了旨在运营全国电子联行业务的金融卫星通信骨干网,并组织几大商业银行与原邮电部共同投资组建中元金融数据通信网络有限责任公司,负责金融地面骨干网建设。

而商业银行则投入力量,建设各行内部的局域网和内联网。这些工作,为国内的金融系统造就了一套从动脉到毛细血管的完整循环系统。另一方面,作为我国金融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央银行的现代化支付系统为各银行和货币市场提供公共支付清算服务,是我国金融系统中不折不扣的“大动脉”和“主干道”。现代化支付系统自1996 年立项施工,2002 年10 月8 日大额实时支付系统成功投产试运行,又经过近10 年的建设发展,建成了包括大额实时支付系统、银行业金融机构行内支付系统、银行卡跨行支付系统、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小额批量支付系统、同城票据清算系统及境内外币支付系统等7 个系统在内的完整的现代化支付系统,为银行业的金融机构及金融市场提供了安全高效的支付清算平台。在此基础上,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企业的各级业务系统在不同层级上实现挂靠和连接,委托结算。庞大的信息流和资金流在这张庞大的电子网络上实现流动。新的电子金融生态,正在悄然形成。

 

银联传奇:战略前瞻性

 

中国银联是见证国内金融行业和信息技术产业融合演进的最有代表性的一个案例。它在很短时间内的迅速崛起,不失为中国金融电子化进程中最生动的一个注脚。

事起突然。2001 年4 月,我在招商银行常务副行长的任上,受命组建意在实现银行卡全国范围内联网通用的组织,即中国银联。

当时的情况是,分散在18 个城市的银行卡中心,虽然实现了所在城市内的银行卡跨行使用,但也暴露出了一些弊端。

一是联网通用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而金卡中心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的组织形式,决定了它不可能最有效率地利用资源并通过商业模式实现良性循环;

二是各地银行卡中心独立运作,互不联通,各商业银行自行发卡,互不受理,使得全国范围内的联网通用困难重重;

三是各家银行在发展受理商户时无序竞争,对大商户一哄而上,互不相让,以致有些大商户的柜台上重复布放的机具多达5~8 台,而许多中小商户却无人问津,银行卡全国受理网络难以形成。因此金卡工程在后期进展缓慢,有关各方面参与热情都不高。

 

而从我国社会实际需要看,实现全国范围的银行卡联网通用已经迫在眉睫。放眼国际支付领域,早在20 世纪七八十年代,欧美发达国家就已经实现了信用卡跨国使用,维萨、万事达、运通等国际信用卡公司已经铺设了全球受理网络。进入21 世纪,经济和消费快速增长的中国市场正是它们积极期待开发的下一个目标。因此,在当时的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领导征询我意见的那一刻,我已欣然领命。我脑中闪过两个念想。一方面,联网通用的命题本身就是代表未来社会信息化发展大方向的事,以金融和IT的联姻来大幅降低社会成本,这个事情完全可以做成,而且可以做得好;另一方面,要做成这样的事情必须突破现有体制、机制的局限,尽可能以商业化原则调动社会资源来满足巨大的成本投入。我的想法非常明确,唯有公司化方能摆脱现有机制的束缚,将这么好的一个平台运作出生命和活力。在这样的思路下,中国银联开始了它的追赶。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联网通用,使国内的银行卡实现跨行、跨地区的无障碍使用。因此,在2002 年3 月的中国银联成立大会上,我们就明确提出要早日实现银行卡“一卡在手,走遍神州”,这也是我们的方向和目标。为此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当务之急是和商业银行的系统实现对接。针对当时交易系统处理能力弱、成功率低的情况,银联立项仅仅两年,就在2004 年建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代银行卡跨行交易清算系统,实现了全国银行卡跨行交易集中处理。跨行交易成功率由银联成立以前不到50%连续提到90%以上,对推动银行卡全国联网通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实现联网通用后,接下来要解决银行受理商户不多的问题。当时全国受理银行卡的商家只有15 万户,机具20 多万台,银行卡年交易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仅为2%。为此,2002 年年底,银联设立了专司发展受理商户的银联商务公司,与商业银行一道,加大力度发展商户和布放POS机具。10 年下来,如今全国受理商户已达400 多万户,POS机具过千万台。银行卡交易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已接近50%,赶上了发达国家的水平。2004 年,我们提出创建银行卡自主品牌的战略主张。自此,银联开始从专事联网通用向品牌创建和运营发展。品牌化后来贯穿了中国银联后续的发展,我们建立并推广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银联自主标准体系,覆盖银行卡业务、技术、风险等方面,改变了银联成立以前国内各银行采用跨国公司标准或自定标准的状况。也是在这一年,我们又意识到银行卡品牌的成长潜力和受理网络全球化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提出了国际化的战略主张。

 

第一步以港澳为突破口,第二步夯实亚太市场,第三步锲入欧美市场,最终将银联受理网络延伸到全球,基本覆盖中国人经常到访的国家和地区,成为全球最大的借记卡受理网络和全球重要的信用卡受理网络、ATM受理网络。如今,我们在当时提出的“中国人走到哪里,银联卡用到哪里”的公司愿景正逐步成为现实。

 

发行银联标准卡很重要的是要依据国际标准,我们需要去拿国际Bin号,后来还真的拿到了。银联卡是622打头的,VISA 是4,万事达是5。(小编注:银联是62、VISA是4、万事达是51-55)拿到标准是第一步。到底能不能走出去,还有两个条件:一是在业务和技术方案上与国外对接;二是有没有机构合作,我于是提议去香港试试。这一步非常妙,因为香港是中国领土,联网通用怎能不到香港?但事实上,香港是国际化大城市,如果在香港做成了,走向世界的基本条件就都具备了: 标准、规则、技术对接、商家合作、市场营销等等。如果银联卡在香港刷卡消费能成,那基本上在日本、美国、欧洲市场就都可以成,拷贝复制就行了。

国际化是我们内心按捺不住的冲动,想象着这是比银行卡国内联网通用更引人入胜的目标。但是到底该怎么做,要花多少钱,能不能做成,我们心里都没有底。其实这个想法一提出来,就招来各方面的质疑:一个银行卡支付刚刚起步的国家就想做国际品牌?一个才成立一两年的公司就想国际化?太异想天开了。但是不管外界怎么议论,我们还是很想尝试。之所以选择先去香港,也就是想把风险压到最低程度。当时我判断如果大型国际卡组织进入中国,银联就没机会了。所以,我们必须做两件事:第一我们必须走出去;第二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银行卡受理商业网络。VISA、万事达是纯品牌机构,已经构建了全球网络,谁都不能不认它。它处于产业链的上游,是标准和规则制订者,掌握着核心系统。而我们什么也没有,我们必须构建自己的核心资源。我们的核心资源是什么?我们在中国的资源是什么?那就是所有的中国商家受理网络。所以我们必须发展自己的商务网络,建立银联商务公司,扩展自己的商务网络。这样的话,国际卡组织的外卡要进入中国市场,就要跟银联网络对接,跟银联签约。我们就可以掌握市场的主动权,也拥有了国际合作的筹码。当时我们的公司战略会是在井冈山开的,这是对于银联非常重要的一次战略会议,确定了“一个品牌,两个车轮”的战略。品牌是银联,一个车轮是银联卡国际化,另一个车轮是构建商户网络。战略对于公司发展的重要性在此时就充分体现出来了。银联未来的生存基础,未来的命运,在当时制定战略的时候其实就分析清楚、布局好了。

 

到我离开银联,也就是2007 年的时候,银联的发展已经小有成绩——2007 年,中国银联在境内实现银行卡跨行交易3.22 万亿元,是2002 年银联刚成立时的几十倍。银联跨行交易清算系统平均每天处理的交易达到1 400 多万笔,金额超过100 亿元。全年新增发行银联标准卡3亿张,在26 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受理。而这一切,仅仅是在银联成立后最初的5 年时间里实现的。

银联的发展历程和斐然成绩,大大超越了最初设立时的目标构想,不但完成了联网通用的历史使命,也成就了一个在真正意义上国际化的中国品牌,更推动了中国金融业向电子化、网络化迈进了一大步。

 

预见未来的科技金融

 

这几年金融界或者电子商务界的热点,我确实思考了很多。在2000年21世纪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和策略的讲话中,以及《金融e时代》的导言中,我写了这么一段话:在以数字化生存的当今社会,一日千里发展的信息技术正在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社会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决定了人类社会的未来。对银行业而言,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并且继续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产生着意义深远的影响。在信息技术推动下,全球商业银行正在经历一个激动人心的时代。

 

现在16年过去了,这段话依然适用,恰恰验证了是这么回事。现在的技术已经发展到互联网金融时代了,再发展到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的时代。但总的基本道理和理念是一脉相承的,那就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古老金融业的颠覆性变革效应,或者说全方位的深刻影响,已经是毫无疑问的了。我有三个观察。

 

首先,为什么技术会对金融业产生影响?我认为是因为信息技术与金融业享有共同的基因。共同的基因在哪里?就是数字。如果把货币和财富的价值抽象掉,它们就都是数字。因为金融本身都是数字,所以科技的新发明,金融马上就能用,而且金融本身还能促进技术发展:你发明了我们来用,金融创新应用之后又让其变成了发明。二者有交互的促进作用。

第二,客体变主体。信息技术的发展在金融领域里反客为主。什么叫反客为主?技术本来被当工具,用于提高效率,原来拿算盘,现在用核心系统,实时可以看到结果;以前需要用汽车去运钱收款,现在用智能终端,瞬间就到账了。当时通过技术手段提高效率,现在怎样了呢?技术反客为主,推动金融变革。因为它们共享一个共同基因,金融使用技术本身就是发明,成为信息技术的最新应用。然后它反客为主,推动金融业的变革,产生新的金融方式,新的金融商业模式,新的金融服务,新的金融产品。没有信息技术就没有这些金融产品、服务、方式,这就是信息技术带来的反客为主的效应。

第三,反客为主之后,真正的颠覆效应就呈现出来。不只是变革,而是颠覆性变革。技术的发展引发出金融新的形式,新的服务,新的产品,甚至整个组织体系全方位的变革。我认为,金融到最后不再会区分传统金融和互联网金融,这是因为金融发展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一个更高的形式,只不过这个金融已经不是以前那个时候的金融,但它还是金融。星空还是那个星空,不过是已经经过大爆炸的星空了。

 

内容转自新金融评论